Everything is Gonna be Okay中,主角Nicolas突然成為兩個同父異母的17、15歲的妹妹的監護人。其中17歲的Metilda是一位自閉者(而且演她的演員Kayla Cromer也是自閉者!)。這部劇一點都不走苦情的路線,而是充滿了愛、溫馨與歡笑。同時,也毫不畏縮地處理青少女們的性與成長的議題。
可愛的酷兒家庭與角色們
劇中的家庭是一個非典型,而且溫暖可愛的家庭。Nicolas與同性伴侶Alex,照顧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Nicolas喜歡扮裝、也很喜歡表現出自己的「gay樣」。這樣的角色,為劇中注入溫暖活潑的氣息,一個酷兒家庭是溫暖的、創新的、互相關愛的。
也跟一般傳統的劇不同,這部劇不只有一個同志角色,而是同志的存在就這麼自然而然的事情。妹妹Genevieve與朋友們對性的探索、好奇,也被描述的是自然成長過程,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
青少年/障礙者的性議題
障礙者經常被想像成無性慾的存在,而女性障礙者更是如此。但是Metilda並不是被塑造成一個無性的單純小孩,而是一個正在感受身心變化的少女。她毫不忌諱地在喝酒之後說「我感受到我高漲跳動的性慾」,在最後兩集也跟女同學交往。
Matilda 在酒醉、哭泣時主動要求學長Zain發生性關係。她始終認為自己是自願的,甚至在插入前主動遞上保線套(看!這部劇多棒,居然性愛中不忘提醒戴套),結束後也跟學長說她下次「想在床上做」。但是當她告訴妹妹 Genevieve,並要求妹妹保守秘密時,妹妹跟哥哥卻都認為這是性侵,甚至鬧到對方家長與校長室。Matilda對於妹妹把秘密說出去這件事非常生氣。同時,她也不斷質問身為監護人的哥哥到底自願的性,與非自願的性的界限在哪裡。
Matilda說「我是性積極 (sex positive)的,但是為什麼我說我是自願發生性行為的時候你們都不相信?是因為我是女性嗎?還是因為我是自閉者?」我覺得這是一個關於「知情同意」的世紀難題,這部劇沒有告訴我們答案,但至少她敢提出這個議題討論。
我們的性教育,很少教青少女如何面對她們「高漲跳動的性慾」。我們頂多學過,當我們不想要性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辦,卻沒有人教過我們,當我們想要性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這不一定是學校的健康教育課應當負責的範圍,但卻是我們可以用媒體、網路這樣的媒介試圖去傳達與討論的。
真實且多面向的自閉症呈現
我喜歡劇中對Matilda跟她自閉症朋友們的呈現。Matilda並不是「雨人」那樣的自閉者,在劇中,平常她看起來就是一個過度單純、理想化的少女。她渴望有朋友,也喜歡與人互動,受邀到派對時也會非常開心。她並不是過去那種「火車/數字宅」,無法或是不願與人溝通。事實上,她一直在嘗試,只是有些嘗試較為笨拙。她會問一些不合時宜的問題,開一些令氣氛尷尬的玩笑,並且希望傾數了解每一種事物的規則。但是,平常看起來相對「正常」,有時也會令人忘記她需要一些協助。最明顯的就是當她遇到無法處理的事情,可能會情緒崩潰(meltdown),失去平常的反應能力。
而對編劇來說,Matilda只是自閉症光譜上的一種呈現。她的朋友Drea跟Jeremy又個有不同的性格。Jeremy看起來就比較像電視劇裡典型的自閉/亞斯,社交笨拙、喜愛數字。Drea是個安靜、沈穩的陪伴者,個性比較內向,總是帶著一隻幫助她對抗焦慮的陪伴犬。
很多神經多元性的倡議者說,自閉者(神經多元者)只是不同,而非障礙。使自閉症成為障礙的是社會環境,而非他們的基因。或許,想像另一個自閉完全不是障礙的世界很困難,但是在Matilda, Drea, Jeremy的友情之中,我們能夠看到非常美麗、單純的愛與友情。也看到自閉者之間的差異性。
在第九集Matilda和Drea發生關係且交往。她們的性愛是那麼的相互尊重又感人,簡直可以做成知情同意的典範。「我的感官很不敏感,所以當妳抱我的時候,我想要妳很用力的擠壓。我可以在妳身上示範嗎?」Drea向Matilda說。我覺得這樣的性愛很可愛很舒服。
Everything is Gonna be Okay是一部誠實、輕鬆且可愛的劇。描繪了某種理想世界,種族、酷兒性(queerness)、障礙都是可以被看見、面對以及接納的事情。雖然這世界離我們很遠,但是當我們看到一個藍圖的時候,我們對酷兒的理想世界或許才會更有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