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回憶- 驚魂記(上)

陳薇安
4 min readApr 9, 2019

--

寫驚魂記,一方面是紀念這些後來想起來好笑的事情,一方面也是稍微寫一些國際志工可能遇到的問題。叫驚魂記,只是因為我膽子比較小啦,或許對一些讀者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行李呢?

我六月一號前往波蘭。當天是我的高中畢業典禮,典禮還未結束,就已急急拿起行李奔往桃園機場。

四趟飛機,加起來約30小時的旅途後已經精疲力竭。沒想到,到達熱舒夫(

Rzeszow)機場後,行李轉盤上居然沒有我的行李!

當時的我真是欲哭無淚!我想著要是沒有行李的話,接下來六週該如何是好。隔天早上,我就去商場買了兩三套衣服,寄望可以撐過接下來一個半月。正當我完成我的採購時,突然接到電話,說他們找到我的行李了。

當下我超傻眼… 因為當然一方面是很開心行李找到了,但是一方面新買的那些衣服根本就裝不進行李箱。所以之後的旅程我都是拉著行李,揹著後揹包,手上還提著一大袋東西。

到底要去哪裡?

雖然出發往波蘭之前我就多次詢問當地AIESEC分會我確切的工作地點,他們卻一直使用拖拉戰術。直到我在在熱舒夫行前說明的第二天結束時已是星期日,而星期一就是第一天工作了,當地AIESEC的人才帶我跟我的工作夥伴一起到巴士站,指著一輛巴士說「這輛搭到底,就會有人來接妳們」。

沒有地址,沒有姓名,完全沒有資料,我們就這樣勇敢地出發了。

緊張的我們還問了AIESEC成員到底大該要搭多久。他們想了想,隨口說句「90分鐘吧」,然後我們就坐上通往未知的巴士了。

很不幸的,由於當地正在修路,路上遇上了大塞車。夏日的巴士沒有冷氣,只有微微打開的天窗。若巴士已正常速度行駛,徐徐涼風是十分舒適的。但是被塞在車陣中動彈不得時,所有的新鮮空氣彷彿都已經被乘客們吸盡了。更慘的是,在一個半小時之後,我們還在一望無際的農田中,我不禁檢查了google map,赫然發現還要至少一個小時才會到。

還好在夕照中巴士駛進一個美麗的小鎮。在橘紅的天空中,一個穿著洋裝的少女在涼風中等待我們。「想必妳們就是志工吧」,她幫我們把行李搬上她母親的車。一個短髮的嚴肅女人從車上走出跟我們握手。這時,我們的心才稍稍安頓了一些。

大家都不見了!

在Sanok的高中做志工時是一段非常快樂的時光。因為放學的早,我們放學可以跟老師的女兒們,或是學校的學生們一同在鎮上玩。18歲的我其實都跟他們年齡相仿,自然有許多的話題可以不斷的談天。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一些高中生邀請我們到當地的音樂節。沒想到音樂節演奏的事俗氣的Disco Polo,年輕如我的朋友們自然感到不耐。於是我們就提早離場了,也就是這時,我體驗了道地的波蘭文化。當晚,我們六個人喝了六瓶半公升的伏特加。我們在音樂節外的草地上坐著。我們唱歌,跳舞,談人生,談自己的家庭,談自己對於感情的看法。

然後,在大家正興奮之時,我們決定不管音樂的品質,再回去音樂節盡情唱跳一下。在人海之中,我跟波蘭男孩D一塊,突然發現我的夥伴Diana跟其他女孩都不見了!更糟的是,我沒有波蘭的電話卡,而D沒有我的寄宿家庭的電話。眼看約定的寄宿家庭接我跟Diana的時間快要到了,八分醉的我跟D都慌張起來。

在搖搖晃晃地走到會場邊緣,我終於看到寄宿家庭的車。我跟D好像找到救命稻草,一上車就馬上斷片,只有零星的把車窗打開反胃的回憶。我感到對我的寄宿家庭十分愧疚,但是D更是害怕-平日對每個人都溫柔可親的Mrs. Dubis是D的英文老師!

但是,最讓人擔心的是我們始終沒有Diana的消息,直到深夜回到了房間,她和其他學生的手機都一直處於斷訊。後來才聽說她們手機都沒電了,所以一起回了一個女孩的家裡為手機充電,才與Mrs.Dubis連絡上。

這是我第一次喝爆XDD 隔天,在嚴重頭痛下,我跟Diana依然搭了三小時的車去了克拉克夫的鹽坑。

這是在Sanok的最後一個週末,而再一週我們就要換地方了。原本以為,前面已經被Rzeszow的行政雷爆了,殊不知,之後還有三個星期的驚險。但這就是等下次再說吧!

--

--

陳薇安
陳薇安

Written by 陳薇安

台灣酷兒,心繫香港,欣賞波蘭文化。熱愛社會學,特別是性別、教育與認同政治。希望一直走在改變社會的路上。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