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青少年的文化與政治觀點的個人觀察
首先,我必須說,我見到的不能夠代表整個波蘭,只是我個人的所見所聞。但是另一方面,我確實也感受到很多差異當然不只是個人的不同,而有文化的因素。所以當然希望可以跟大家多討論這個主題。
文化觀點:美國作為一種先進與自由的象徵
在波蘭與高中生聊天時,經常聽到他們對美國作為文化符號的一種嚮往。例如在Sanok 鎮上只有一家麥當勞,這家麥當勞被學生視為時尚跟年輕的象徵。當我問學生他們最喜歡的食物,有一半都回答我麥當勞。他們也把去星巴克當作一件時尚的高級經驗。
這樣的現象在之後到熱舒夫的衛星城市Tyczyn之後就沒那麼明顯,不知道是因為學生的年紀較小,或是他們的生活經驗有較多買到美國產品的機會,最喜歡的食物是麥當勞的比率降低了。大部分人最喜歡的食物是波蘭餃子或是其他波蘭的傳統食物。
在流行文化,美國娛樂的獨霸也十分的明顯。波蘭本地的流行音樂產業並非很發達,年輕人多半不聽波蘭本地流行樂。因此,大部分人的學生都是聽美國排行榜上的流行音樂,看美劇。
經濟上很多人就會提到美國夢。他們經常提到有些親戚去美國了幾年,賺到了一些錢在波蘭的鄉村就可以過不錯的生活。所以許多人也希望可以到美國賺取更高的收入。
政治觀點
政治上我發現我所見到的大部分的學生比較不關心政治,所以比較難觀察到他們的政治傾向。但是在學生們的模擬選戰中,我注意到一些學生,以美國為完美國家的代表。尤其有一位高二的男孩,他的競選口號就是“Make Poland the Next America” 。對他們來說,美國是一種夢想。但是真實的政治則跟他們無關。
在關心政治的學生中,我感受到了強烈歐盟派的思想。雖然他們經常提到波蘭地理位置上的不安全感,以及過去被德國與俄國侵略的歷史,但是他們也提到了成為歐盟一份子對於國防及經濟上的好處。同時,他們也擔心支持共產主義的舊政治勢力在波蘭的重新崛起。例如,正在進行的教育改革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青少年所認識的東亞文化– 動漫與韓劇
我發現我所遇到的波蘭學生對於東亞的想像幾乎都是由動漫或韓劇而得知,在這之中,喜歡動漫的人又多一些。大概一個班級(20人)裡面會有兩三個。
我問過一個學生Klaudia她如何接觸到動漫的。她說是來自電視上播的海賊王,然後就越看越入迷了。因為網路上的免費片源很多,所以即使在波蘭也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動漫。Klaudia跟她在學校的好友Alicja都是腐女,平時也會在網路上看同人文。但她們也知道在保守的波蘭小鎮,腐女這件事若傳出去會是很大的負面消息。
在香港認識的波蘭交換生好友Michalina提出很有趣的觀察。她說在香港中學生看動漫或買動漫商品是很正常的事情(雖然偶爾可能會被開玩笑,但都仍屬正常範圍)。但是在波蘭,尤其對於很多女性長輩來說,動漫是極端性化的。這樣的想法可能來自部分動漫對於女性身材的誇張描繪,以及部分動漫中出現的女孩形象,在西方長輩眼中是對女性的物化與不實描述。如果孩子喜歡動漫,甚至購買許多動漫商品,會十分的反對。
但是對於青少年來說,喜歡動漫決非來自對女性的物化,而是對那種日式的青春熱血的追求,以及對二次元奇幻世界的想像。
喜歡韓劇跟韓團通常在波蘭是跟喜歡動漫的同一群青少年。但是韓劇不同的是,很多女孩看韓劇都是跟母親一起看的。相較動漫,韓劇更被視為女性化的興趣,但觀看的年齡層更廣。(在台灣感覺也是這樣)
我覺得動漫跟韓劇可以算是文化實力的一種,讓波蘭學生們可以得遠方的國度產生興趣。但另一方面,他們所瞭解到的面向,也是有些侷限的。
維持國際友誼
我跟不少當時認識的波蘭朋友都還有聯絡,只是頻率相對低。我非常真心的可以再去波蘭,不只是探訪我尚未去過的城市,也希望可以再次見到我的波蘭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