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遊行短講:看見青少年的力量

陳薇安
3 min readOct 27, 2019

--

大家好,我是熱線性權小組的志工Vivian。

這一年,同志社群發生了很多事情。在公投的累累傷痕中,熱線的性權小組與青少年們,在一次次的聚會、聊天會、培力與倡議中,抱緊了彼此,也在彼此身上找到了驕傲的力量。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政治與人權,與身為同志的我們是密不可分的。不只是婚姻平權,還有守護我們同志運動的基礎,也就是一個實踐民主人權、尊重多元差異的國家,也是很重要的。

在這一年,我們看到了青少年同志的力量。雖然,當我們出櫃的時候總被說「太年輕才會對自己的性傾向感到困惑,長大就會好」。當我們跟大人表達自己的看法的時候,又常被說「學生把書讀好就好了,不要管那麼多」,當我們走上街頭,又被大人說我們無知、受到煽動。

但是我們的對於愛、對於正義、對於平等的渴望是如此真切,面對這樣壓制我們的社會,我們怎麼能默不做聲?當我們的同志身份被否認、被羞辱,若不為自己戰鬥,誰會為我們發聲?當我們的珍貴的民主遇到危機時,我們怎麼可以將責任推給他人呢?

這一年,有很多的青少年們,在公投前作婚權小蜜蜂,不只與陌生人溝通,也回到最親密的戰場,也就是家庭,鼓勵大家投下支持同志權益的公投票。各個高中、大學的學生在校園高掛彩虹旗,在學校舉辦講座,讓更多人認識多元性別,建立更友善的校園環境。

我們沒有投票權,不代表我們沒有力量。在人權的路上,我們青少年是一個重要的角色。

或許,政治聽起來很遠。但是,我們可以在學校參與學生自治,不僅在學校推廣性別人權,監督學校政策。我們更可以讓更多學校的同學一起關注不同的人權議題,營造民主的校園氛圍,並且一起行動。

我們也可以影響周遭的朋友,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現在享有的一切權益並非理所當然。甚至,條件許可的話,可以透過現身出櫃。讓更多人知道,身邊就有同志,這些看似遙遠的訴求,其實就是身邊朋友,也就是我們同志們,的日常。

我們也可以透過參加公民社會,表達我們的看法。議題討論也好,遊行也好,抗爭也好。或許改變社會的路總是漫長,但我們還有大把青春,可以一起並肩走過這條崎嶇艱難的路。

身為一個少年同志,我相信我們有改變社會的力量。或許,今天回家之後,我們或多或少都要再穿上所謂正常的面具,但是在這的同時,我們也透過行動,一步步消除社會對同志的歧見。

我希望有一天,就算不是遊行,我們都能脫下偽裝的面具,以真實的面貌擁抱!讓我們一起,為這一天努力吧。

--

--

陳薇安
陳薇安

Written by 陳薇安

台灣酷兒,心繫香港,欣賞波蘭文化。熱愛社會學,特別是性別、教育與認同政治。希望一直走在改變社會的路上。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