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熱線的日子 — 成為自己,不只是性別

陳薇安
2 min readAug 24, 2019

--

來熱線之前,一直都以為熱線就是一個同志組織,應該處理的就是關於性別的議題而已。但是,在晚會的時候,我覺得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演都不只適用於同志,而適用於每一個自己受到污名的面向,每一個自己覺得必須要遮遮掩掩才能夠在人群中生存的身份。不管這個身份是不是一個認同,每個好像是為了同志而講的話、做的事情其實都是為了每一個覺得自己是少數,每一個對在各種櫃子裡的人所講的。

很喜歡舒米恩那天在募款感恩會的表演跟他的談話。他除了跟觀眾講他身為原住民的而受到房東歧視的故事,他也說,他小時候不擅長運動、不擅長歌唱,回家問媽媽「我不會打棒球,不會唱歌,我是不是一個原住民啊?」

這種疑惑:我是不是一個一個夠好的____啊,我是不是不夠____所以不是夠格的___,不能訴說____的經驗啊。

我覺得我好常好常在這樣的循環裡。所以我覺得我好有共鳴。我覺得我經常懷疑自己,覺得同志是不是應該有一個特定的樣子,以前的我也會想「我是不是夠格做一個雙性戀啊」,在懷疑自己切身感受到的東西。對於我其他的身份,也是一樣。

可是熱線在講的就是希望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樣子啊。我想,比起評價自己到底是不是夠___的____,我更希望說我就是我,而每一個人也是獨特的,我們可以在每一個人身上找到我們所共鳴的、以及我們所疼惜的部分。

願有一天我們都能: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

熱線真的是很支持,很溫暖的環境。也要好好感謝工作人員、義工與實習夥伴們。你們真的都是好棒好棒的人。

--

--

陳薇安
陳薇安

Written by 陳薇安

台灣酷兒,心繫香港,欣賞波蘭文化。熱愛社會學,特別是性別、教育與認同政治。希望一直走在改變社會的路上。

No responses yet